1. 结果完整性与准确性校验
全量核对关键指标:批量处理后需对比处理前后的核心数据指标,如总记录数、求和值、平均值,确认无数据丢失或异常篡改。
抽样人工验证: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处理结果,如10%人工检查字段格式、内容逻辑是否符合预期,批量转换日期格式后是否存在“2025-11-01”这类无效日期。
2. 临时数据与残留信息清理
删除临时文件:批量处理过程中生成的临时文件、如缓存数据、中间结果表、需及时彻底删除避免残留敏感信息,尤其是在公共服务器或共享环境中。
清理工具缓存:部分可视化工具(如Excel、Power Query)会缓存数据,处理完成后需清空缓存或关闭文件时选择“不保存缓存”。
卸载临时权限:若为批量处理临时开通了额外权限,数据库读写权限,处理完成后需立即收回避免权限滥用。
3. 数据留存合规性
遵循数据生命周期管理:批量处理后的结果数据需按法规要求留存,个人数据保留期限、企业财务数据归档年限,超期数据应通过不可逆方式销毁,格式化存储介质、使用专业数据擦除工具,不可随意删除或丢弃。